台湾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王伟忠近日应邀拜访郭德纲恒盛策略,特地从遥远的地方赶到天津,参观了郭德纲在这座城市购买的风雅徽派园林宅院,宅院的风格颇具古典气息与气派。
王伟忠手中提着一盘精致的兰花,一手则握着一瓶醇厚的老酒。郭德纲的中式庭院门口可谓气势非凡,门前矗立着两尊威严的石像,散发出一种大家族的风范。
王伟忠刚步入门内,郭德纲便热情地将他引导至一楼的会客厅。这个房间的装修风格完美呈现了传统中式的复古魅力,红木家具搭配着黄、红色的坐垫和靠背,整个空间流露出一种华贵而典雅的感觉。
展开剩余72%院子里的景致更是别具一格,典型的江南水院风情让人陶醉。小溪缓缓流淌,假山巍峨耸立,葱郁的绿植点缀其间,还有四方亭子,宛如一处精致的小型园林,令人流连忘返。
在莺鸣莺啼的环境中,郭德纲兴致勃勃地向王伟忠讲述这座院子的历史,声称他的祖先早在永乐年间就已来到天津,购地置房,而600年后,郭德纲秉承传统,再次在此购置院宅,颇有一种天时地利的缘分。
除了这座气派的徽派院子,郭德纲在北京还有数套豪华别墅,更有传言称他拥有三套四合院,眼前的这处中式庭院,或许只是他壮丽生活的一角。随后恒盛策略,郭德纲带领王伟忠参观院内的设施,其中有一个专门练书法的茶室,还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小书房,书籍的数量几乎可以与小型图书馆媲美。
在镜头前,郭德纲毫不掩饰自己对学历的遗憾,幽默地自嘲道自己没有文化和文凭,因而需要更加努力地读书。尽管他从未专门学习书法和绘画,但在家中也时常尝试书写和作画。虽然技艺不精,却常常有人慕名前来请他挥毫,显然,一个人有了名气与财富,身边自然会聚集许多仰慕者;郭德纲也幽默地调侃这是一种“欺骗”。
在与王伟忠的交谈中,郭德纲多次提及自己年轻时的往事。他七岁时便开始学习评书,九岁涉足相声,十几岁时由于相声艺术的低迷,转而学习戏曲,唱了很多年。他坦言,那时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,如果不唱,很多人就无法维持生计。尽管只唱了五六年,郭德纲在那样的环境中依然学会了三百多出剧目,远超许多专业戏曲演员的掌握程度。
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,郭德纲创立了德云社的前身——北京相声大会,并于2003年更名为“德云社”,事业随之一路高歌猛进,最终赢得了今天的声望。
不过,郭德纲心中始终存在遗憾,尽管拥有了名利,仍感叹自己未能接受更多的教育。他用“后期恶补”来形容自己的追求,因为他深信,学习是没有止境的。
发布于:山东省撮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